首页 > 产品

保康:建和美乡村 展山区风采

来源: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3-08-31 08:52:43

近年来,保康县立足山区农村实际,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,坚持“串点、连线、扩面”总体思路,将“和”字贯穿始终诠释“一字之变”,因地制宜巧规划、发动群众齐参与、做实产业增收入、强化整治优环境、合力攻坚强统筹,围绕试点村、示范线、示范片建设,建成省级和美乡村典型示范村25个,县级和美乡村试点村79个,绘就了由表及里、形神兼备的“秀美”“善美”“淳美”乡村新画卷,推进乡村建设由“形”向“神”的自然过渡,将山区变成景区,实现“和”与“美”的有机交融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规划先行,把准和美乡村建设“方向盘”

乡村振兴,规划先行。保康县坚持因地因村制宜,进行差别规划,着力打造具有艺术性、独特性的和美乡村。

一片六线建示范。结合保康山区实际,选择基础条件较好、人口相对集中、产业优势明显、村庄交通便利的乡(镇)、村,紧紧围绕“路、水、房、山、业”五个要素,按照“点上出彩、沿线美丽、片区示范”的总体要求,以核心景区、特色产业、人文景观等为区域重点,以马桥镇为集中连片示范区,以南河、沮河、清溪河三条河流为中心规划三条线,以龙坪镇、两峪乡为中心规划纳凉线,以麻竹高速、223国道为轴心规划观光线,推进和美乡村串点成线、连线成片,将和美乡村试点村,有机融入到一个示范片内、镶嵌在示范线上,实现了从“一处美”向“一片美”的顺利转型。

四乡一矿实产业。依托“特色产业”“中部磷都”等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,突出“强村富民”,把做实产业作为和美乡村的“重中之重”。规划店垭镇、马良镇建茶乡,龙坪镇、后坪镇建菜乡,歇马镇、两峪乡建烟乡,马桥镇、寺坪镇建药乡,马桥镇、马良镇壮磷矿,形成“四乡一矿”产业发展格局。全县特色产业总面积稳定在86万亩,农业龙头企业达43家,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25家,“二品一标”达49个。持续加快推进绿色矿山、智慧矿山建设,建成尧治河、楚烽等国家级绿色矿山示范试点,全力支持企业智能化开采、精细化加工、规模化销售,不断提高磷矿资源综合利用效率。2022年全县运销磷矿石443万吨,实现税费3.9亿元,矿山企业实现工业产值50多亿元,占全县工业总产值近四成。

一村一品显个性。综合考虑自然、人文、产业、建筑、风俗、饮食、特产等因素,多角度、全方位挖掘村庄个性和特色,成功打造“神奇尧治河”“秘境九路寨”“最美格栏坪”“相思寨湾”“水墨大畈”“银溅云溪”“红色白竹”“书香三坪”“诚信蒋口”等一批能留住乡愁乡韵的和美乡村。其中:尧治河村被评为“中国十大幸福村庄”,马良镇峡峪河村荣获“中国景观村落”称号,龙坪镇被评为“全国环境优美乡镇”,两峪乡被命名为“湖北省美丽城镇省级示范乡镇”。

发动群众,争当和美乡村建设“主人翁”

保康县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,最大限度调动基层干部和当地群众参与和美乡村建设,变“给我建”为“我们建”。

共同协商定项目。聚焦群众“房前屋后”的小微项目、“急难愁盼”的民生项目、“增收致富”的产业项目,拟定村级共建项目清单,制定到户任务清单,把会议室搬到田间地头、庭院门口,实现“村民想要”和“村里想做”双向精准对接。2022年全县累计召开屋场会136场、小组会62场、群众大会12场,征求群众意见建议322条,谋划各类项目188个。马桥镇中坪村组织61名村民代表齐聚广场对10个具体项目进行现场票决,最终生活污水管网改造项目以57票排名第一,从而确定建设方案,真正把决策权交给群众,让群众“说了算”。

共同出力建项目。大力推行“家庭自建+能人帮建+集体共建”模式,引导群众积极参与。龙坪镇申坪村在试点建设中,充分发挥泥瓦匠、石匠、木匠、篾匠的作用,引导群众自主设计、自筹资金、自主施工,实施小微项目57处,群众成就感、获得感大大增强。歇马镇三坪村建立“村党支部+村办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的联帮共建模式,通过示范引领、能人回归、乡贤助力,发动村民出钱出地、出智出力,共建宜居环境、特色产业、乡土品牌,先后注册“和瑞达”稻虾、“荆百源”蔬果等商标,成立专业合作社10家。店垭镇垭子口村围绕“环境整治项目”科学制定奖补方案,发动群众投资49.15万元,投物、投劳折合19余万元,占美丽庭院建设总投资46.5%。

共同监督管理项目。按照“谁受益、谁来评、谁来管”原则,推进群众监督、评议、管护制度化、常态化、长效化。马桥镇示范片区(10个镇)统筹全县农村道路养护、森林管护、河道巡查、农村保洁“四项”职能,创新推行“四员合一”机制,配备专职生态环境管护人员43 名,建立职能统一、人员稳定综合管护队伍。城关镇小沟村依托村内老党员、老干部、老教师、老模范、新乡贤等队伍,成立群众监督团,对村内事务进行义务巡查监督,村庄秩序为之一新。寺坪镇台子包村定期召开大会,组织群众对乡村环境、民生项目、公共服务等进行评比打分,按照“好中差”档次,分别实行“红、黄、蓝”管理,营造“你追我赶”的浓厚氛围。

共同维护享成果。尧治河村依托“三方”(即党员、干部、群众)“十会”(即村党委主导成立的环境卫生、乡风文明、公共设施管理等10个协会组织)源头掌控、无缝对接,将“自力更生、团结奋斗”的尧治河精神融入血脉,以股权激励的形式,把村民变成股民、股民变成业主。现已发展成为集磷矿开采、精细磷化工研发、旅游、酒业、餐饮服务为一体的企业集团,100%的农户住上了别墅,100%的家庭拥有了轿车,学生上学、就诊医疗、养老住院等全部免费,随时随地都能够感受到共享发展成果的温馨和幸福。马桥镇中坪村建立健全共享规则,从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600万元,为全体村民购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,代缴医疗保险,发放健康补贴,持续放大共同缔造效应,让幸福生活成色更足。

突出特色,夯实和美乡村建设“硬支撑”

保康县坚持“链式”思维,围绕磷化工业、特色农业、生态旅游谋划,推动产业链从“零散”向“集群”发展,实现“富民强村兴县”。

发展特色农业。店垭镇黄坪村等五个村,立足茶叶产业优势,按照“优茶、兴业、活旅”原则,推进茶产业“三产融合”示范建设,顺利入选首批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。歇马镇全力建设烟叶综合体、核心示范区,年种植面积过千亩的村近20个,推动全县烟叶种植面积常年稳固在4万亩,产量8万担以上,年产值1个多亿,烟叶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、壮村、强镇和财政增收的特色支柱产业。平均海拔1350米的龙坪镇,形成“一心、一线、多点、多片”的高山反季节蔬菜产业格局,全镇发展蔬菜3.6万亩,年产量1.5亿斤,产值突破1亿元,目前已经打通武汉、长(珠)三角等重点区域市场渠道。马桥镇以“十大楚药”——保康道地苍术为主导品种,将襄阳欣禾丰农业有限公司打造为集苍术种植、加工、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中药材重点企业,形成药材专业镇2个、专业村50余个,年均带动脱贫户5000多户,户均年增收1.5万元。

壮大矿业经济。尧治河在磷矿开采过程中,始终秉承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坚持“把矿区建成景区”的思路,高度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,重点实施水土治理、植被恢复、废旧矿洞修复等工程,累计投入资金1.5亿元,进行水土治理和生态修复,植树50万株,恢复植被1200亩,造林1400亩,先后建成了和谐苑、环保苑、节约苑、生态苑等“四苑”,形成一座花园式绿色矿山,被列为国家绿色矿山、“三型矿山”建设示范单位。同时,全县加快磷矿资源整合,严控原矿外销和低端磷产品开发,实施磷化工延链补链强链优链工程,全力建设襄阳保康磷化工产业园(马良镇),加快形成“采选加+”一体化发展产业链条,已与鄂中、兴发等多家磷化工龙头企业达成合作意向。园区建成达产后,每年可转化磷矿石500万吨,实现产值1000亿元、税收100亿元。

做强旅游品牌。坚持“全时段、全地域、全要素、全功能”推进生态旅游发展,建成国家4A级景区4家,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18家,成功入围全省“全域旅游示范区”“荆楚文旅名县”创建序列。全国第三批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歇马镇白竹村,依托境内九路寨4A景区,深度挖掘我党隐蔽战线卓越领导人吴德峰红色名片、万亩高香绿茶绿色名片,结合荆山特有民俗风情,采取“村企合建、村村联建、村民共建”方式,打造成集休闲娱乐、文艺创作、康养度假于一体的文旅融合精品。白竹、百峰、九路寨等毗邻村发展农家特色餐厅150多家,农家客栈120座,带动300多人就近务工就业,户均增收7万多元。同时,与周边景区协同联动、组团发展,形成了“春赏杜鹃花、夏游九路寨、秋观红枫叶、冬滑横冲雪”的旅游发展格局,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.5亿元。

提升环境,绘就和美乡村建设“新画卷”

保康县始终把路通、水清、屋净、林绿等作为建设重点,推动和美乡村由“一时美”向“持久美”提档升级。

整治道路保畅通。近年来,随着境内四条高速和郑万高铁的开通,保康县一举进入高铁时代。打通大动脉,更要畅通微循环。保康县加大县、乡、村道路建设力度,一条条旅游路、产业路、美丽路盘旋在山间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财政投入1.5亿元用于“四好农村路”示范路建设。截至目前,全县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282公里,累计硬化农村公路3554公里,建成“美丽农村路”120多条、680多公里。公路畅通,县乡村三级“双向”物流体系更加集约、高效,群众出行更加便捷,真正实现了“农民因路致富、农村因路变美、农业因路兴旺”的目标。

整治河道保水清。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,投资5.5亿元建成集镇污水处理厂15个、乡村小型污水处理设施300多处,日处理规模达到6160吨,受益人口达到2万户、6.5万人。集镇周边村污水管网应接尽接,村集中居民点、重要水源地污水处理基本实现了全覆盖。同时,深入推进河库长制,健全完善县、乡、村三级河库长组织体系,整合水利、环保、公安等部门力量,持续开展河道清理行动,主要河流断面水质保持Ⅱ类标准。

整治房屋保干净。紧扣绿化美化、干净整洁、立面改造、品质塑造等建设重点,将创意性、艺术性、实用性、永久性“四性”贯穿美丽庭院建设始终,打造具有布局美、整洁美、景致美“三美融合”新庭院,截至目前,全县共建成美丽庭院5431户。尧治河村围绕干部和群众共同关心的“三房(厨房、客房、茅房)三场(山场、稻场、广场)三边(河边、路边、山边)”卫生等事项拟订治理标准,开展更新改造提升,并投资5000多万元,统一规划、统一设计,建起160多幢整齐精致的“别墅洋房”,打造“民宿样板区”,开办农家乐,建设小花园、小果园、小菜园、小药园,把庭院建成了精致小品、把村庄建成了特色景区。两峪乡枫香坪村按照枫香坪、高家冲、翟家山、龙潭河、三淌5大片区,打造美丽庭院104户,拆除改建附属房屋18间,绿化5000平方米,配套完善路灯、道路和文体等基础设施,形成一路一风景、一村一画卷、一户一特色。

整治山林保绿色。绿色是保康最靓的底色。保康县相继实施天然林保护、新一轮退耕还林、精准灭荒、绿满保康行动、绿满保康提升行动等一系列重点工程,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3.6万亩,退耕还林3.99万亩,成功创建6个国家级森林乡村、60个省级绿色示范村、3个森林城镇,森林覆盖率达到84.8%,空气优良率稳定在95%以上。充分利用全县优势森林资源,全力创建横冲等国家级森林康养景区、官山世外茶园等2个康养基地、龙坪等3个康养乡镇、云溪等3个康养人家。大力发展茶叶、核桃、药材、蓝莓、蜂蜜、蘑菇等林下经济,“绿水青山”正加速演变成“金山银山”。

合力攻坚,奏响和美乡村建设“大合唱”

保康县坚持上下“一盘棋”,统筹资金、人员、考评等要素,凝聚强大合力,汇聚磅礴力量,共同缔造和美乡村。

统筹资金是基础。按照“渠道不乱、用途不变、统筹安排、集中投入、各负其责、各记其功、形成合力”的总体要求,将13类负面清单以外的所有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整合范围,实行专班、专人、专户、专账、专柜“五专”硬性管理措施,让分散的资金“握指成拳”,为提升和美乡村建设示范效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资金保障。以马桥镇省级示范片(10个村)为例,累计利用省级奖补资金4800万元、县级奖补资金750万元,整合部门资金2.99亿元,带动社会资本投入4.6亿元,村集体投入2392.66万元,群众自筹1516.19万元,实施项目221个,目前221个项目全部竣工。

统筹人员是保障。构建以“政府主导、财政牵头、部门配合、乡镇主体、村级主抓”的工作机制和管理闭环。成立全县和美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,县委、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领衔,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财政局,县财政局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,加强政策统筹,协调建设难题、紧盯序时进度,全程跟踪指导。对示范片、示范线中新确定的和美乡村试点村,一个村一名县领导挂帅包保,一个部门牵头领办,一个专班负责主抓,一套方案推进落实,制定时间表、路线图,倒排工期,挂图作战,把建设项目包保到人、明确到天,推动项目建设精准施策、有力有序推进。

统筹考核是促进。将庭院建设、基础配套、产业发展、文化培育、乡村治理等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,优化评价体系,细化考核标准,形成“月督办、季调度、半年观摩评比”的工作机制进行节点推进。每月对乡镇试点建设进展进行评分、排名,每季度进行一次资金调度平衡,每半年进行一次观摩总评,根据排名在资金安排上实行差异化奖补。同时,根据考核排名情况,靠前乡镇交流经验,靠后乡镇表态发言,最大限度调动乡镇开展和美乡村建设积极性和主动性,倒逼项目压茬推进、逐个落实。(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梁修全 王方宝 陈钰涵)

上一篇

远东股份:融资余额3.42亿元,创近一年新低(08-30)

下一篇

最后一页

为你推荐

最新热文